做生意,如何准确分辨他是不是你的精准顾客?
有个老板给我留言说,“目标顾客不适合每个类别的生意, 每个类型的门店, 像自助餐还有我开的包子店, 都有老中青小幼的常客 ,我想套用目标顾客这个慨念进来做改变就一头茫然了, 不知道从哪里改变, 您说我中低端包子店怎样做目标顾客定位呢?”
这位老板觉得有些生意无所谓目标顾客,或者觉得大家都是自己的顾客,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任何生意都只能服务一部分人。虽然有些店做的是大众的生意,但是这个大众是针对“小众生意”而言的,并不是指所有人的意思。就比如上面这位老板说自己的店是“中低端”包子店,其实就排斥了高端早餐消费群体,前者讲究的是吃饱,实惠,后者讲究的是精致,营养,科学。
划分目标顾客不应该简单的按年龄或者按照性别来分,还要结合其他的影响消费决策的一些因素来区分,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有:
收入水平:毕竟消费就要掏钱,这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假如你的早餐店开在一个富人区,需求弹性就很小,单价10块和20块对顾客来说可能区别不大,甚至价格越贵,越能赢得他们的信任,他们会觉得你的用料肯定比别家好,更安全和健康,而收入水平低的人你涨5毛钱就跑光了,骂你是奸商老板。这种区别会直接导致你的宣传策略不一样。
教育水平:不同的教育水平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是不一样的,而且相差非常巨大,体现出来就是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消费审美不一样。在东莞的工厂附近和在上海的陆家嘴开早餐店,无论是产品的选择,价格的制定,店面装修,卫生要求,接待方式,宣传手法都是不一样的。
职业:工作不一样会导致工作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不一样,满足他们的方式也不一样。比如我见过一个奶茶店有一款含酒精的饮料卖得很好,我问为什么?老板说他的生意很多都来自后面小区的租户,而租户都是附近夜场上班的小姐们,这些人很多都有酗酒的习惯,对有酒精的饮料也挺喜欢。但是假如你的店开在一个飘着书香气的校园里,这个饮料就卖不动了。
对生活的态度:有些人天生讲究,有些人生活随意,有些人在乎内在的质量,有些人对外观设计吹毛求疵,不同的生活态度,自然对商家的要求也完全不一样,你不可能同时满足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购买的动机:顾客购买你的东西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体验新鲜,还是贪图便宜,是因为便利,还是为了炫耀,或者只是想找个长期消费的地方。有心理学家统计过,消费者购买东西无非是下面五种动机:求实、求廉、求新、求美、求名、求安,基本上概括了消费者购买决策动机。
我认为,如果你能认认真真观察店里的顾客一段时间,再按照上面的几条标准描绘你的顾客,顾客肖像就出来了。
观察顾客是为了明晰他们的需求,更好的满足他们。
案例讲解,这个老板开店为什么会亏损?
一位老板开了一家冷冻食品批发店,开店后遇到很多困难,他说“感觉现实比我们想象的难很多”。
但是在我看来,他之所以那么难,并不是说他的这么生意有多难,而在于犯了很多常识性的错误。
先看看他的案例:
这里我就以第一人称去叙述这位老板的案例:他说:
我今年7月份开了一个冻品店,主要想做的业务是冷冻食品批发,主营火锅丸子,炸串,鸡鸭猪牛羊肉食类冻品,对接镇上的餐馆。
在山东寿光某某镇上,是靠近渤海湾的一个海鲜小镇,本来的规划是我们镇上还没有一个这样专营的店,之前这些餐馆的所有货源来自离这里50多公里的寿光市,每天卖菜的帮他们免费带货或者从青州和寿光走物流,我们想着怎么也是独家经营了,但开店一个多月来,生意比较难做,
因为我们的冷库有限,大概能装200多箱货,但是货的品种很多,光火锅丸子,炸串类就有一百多个品类,因此没法从厂家拉货,只能从寿光拿货了,这样价格就没有什么优势。像鸡鸭猪牛羊这些肉食餐馆用的比较多,但是他们直接从青州拿货比我们进价还低,所以现在只能主营火锅丸子,炸串类,但是销量不大,利润很低,每天电费都是20多块,到营业额有时卖不了500,几乎每天都是亏损的。
问我是否能帮忙做调整!
首先,来盘点一下他犯的错误:
1,对目标顾客的痛点不了解。觉得自己在小镇上是独家经营,餐馆老板自然会捧场,没想到,餐厅老板只看重价格,宁愿舍近求远也要降低成本。成本控制才是餐厅老板的痛点,而不是便利性。
2,没有梳理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开始行动,导致冻库建设得太小。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因为就因为这个错误,导致不能从厂家拿货,失去了能满足顾客痛点的价格优势。
3,产品多而杂,缺乏战略统一性。小小冻库200多箱货有多达一百多种品类,导致任何一种产品都不会出彩,更不会有规模优势,没有规模优势采购成本就会大幅上升。
4,找错了竞争对手,竞争对手不是一个小镇上的同行,而是50公里外的批发市场。对手没找对,很容易把自己的劣势当优势,。
四个问题貌似不相关,但其实犯的是一个错误,就是开店前没有做“顶层设计”,顶层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
知道你的目标顾客是谁,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我的竞争对手是谁,我如何比竞争对手更好的满足目标顾客。回答了这几个简单的问题,就是顶层设计的开始,才不会犯方向性的错误。
那么,这个老板这时候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聚焦”:
1,砍掉绝大部分产品,筛选出当地需求量大的几个冻品,通过聚焦单一产品或者产品线,直接找厂家拿货,提高采购谈判的能力,进而降低成本,降低批发价格。
2,送货上门,毕竟自己在镇上,有近水楼台的优势。有便宜的东西,而且送货上门,餐馆老板没有理由去50公里外的地方拿货,还要出运送费。
单品规模做上去,养活一个店是没问题的。
小本生意,怎样做,才能成功?
大家好,这里是传国玺创业思维,我是传国玺。
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很多创业项目的成本太高了,无法承受,因此很多聪明的年轻人就想到了小本创业,不怕你创业本钱少,就怕创业没技巧!今天教您如何玩转小本创业。
一、依托一个成熟的行业,因为行业大,做细分市场才能够有钱可赚。
因为行业成熟度高,利用现成消费群,才可以省去开拓新市场的费用和唤醒消费者的麻烦。
二、专注支流业务,不做主流业务所谓锦上添花指的就是满足消费者在主流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的衍生需求。
比如手机,消费者购买手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讯,为了随时随地方便地与他人沟通。所以,强大的通讯功能和畅通的通讯服务是消费者在消费手机这项产品和服务时的首要和主要诉求。要满足消费者的这两项需求,做好这两项业务,需要巨大的投入,中小投资者根本无力承担。所以,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选择在细分市场做支流业务,专注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才是明智之举。
三、仅仅满足部分人拿手机来说,目前国内的手机消费者已达8亿,想要满足所有8亿消费者的愿望是愚蠢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只能满足他们中间一部分人,经常可能只是一小部分人的需求。但是因为市场规模够大,即使只是满足他们中间一小部分人的需求,也足够中小投资者吃饱。
四、服务要到位。没有其他优势,首先要做好服务。现在程序化、标准化的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用户需要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所以要用心研究用户的真实需求是什么,然后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如果你是小本创业,首要学会精打细算,切勿大手大脚!
1、首先要做自己熟悉的事情:这点非常重要,任何项目任何行业都不是三天两天可以摸透的,不要把一个行业想得太简单,相关的行业经验非常重要,如果你对某个领域不熟悉,无论别人赚多少钱都不要去跟风,你跟风可能就是做别人的垫脚石。
2、客观评价自己:不要一味的觉得自己真的很能干,似乎什么东西自己都清楚,其实一个人的优势和特长是有限的,并且常常被自己欺骗,你要客观评价自己,就要主要让你的朋友亲人告诉你你性格外向还是内向?是否吃苦?是否放得下面子?是否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否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是否适合独立做事?适合有依赖性?是否是个乐观的人?是否有很强的自控力?等等。只有把这些调查清楚了,才明白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3、不要做高新技术和市场不成熟的行业:这些行业往往看起来利润可观,实际上门槛也很高,小本创业没有资本支持难以坚持那么久等到成功。
4、最好不要合伙:小本创业千万不要合伙(亲人除外),理论上讲团队精神也好,合作也好,都是听起来有道理,小本创业无须合作,最好是自己单独做,否则,你的很多精力都会花在业务之外的地方。这点听起来似乎是错的,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是正确的。你情愿雇员工不要合伙。
5、非常强的执行力:创业点子及策划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之后就是毫无生趣的执行阶段,这个阶段根本不是你想象中的充满乐趣和挑战的事情,相反,都是非常烦琐的事情,需要坚持不泄的去做。
6、让你的亲人支持你:这点也很重要,创业其实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是你一家人的事情,是你所有朋友圈的事情,因为你创业必将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如果他们不理解不支持你是孤掌难鸣。坚持不多久就会放弃。选择创业,你会一次又一次地走到错路和歧路上去,需要在失败和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修正自己。选择一个喜欢做的事和一个赚钱的行业,结识一个同业成功的朋友。先做他做的事,和他一起做事,然后才有自己做事的资本和成功。成功一定是需要帮助的,没有潜艇如何下海,没有飞机如何上天,没有贵人帮助很难成就事业。
除了“怎么做”之外,还要清楚哪些“不能做”,下面是小本创业“8项注意”:
注意一、 过分贪图暴利
平民创业,几乎都明白钱少就要先从低投入的小生意、小产品做起,但很多人并未意识到,因为本钱少,资金周转一定要灵,要快。一旦周转不灵,犹如背上大石头跑步,很有可能还没到目的地,自己已经趴下了。商品进货不可能只涨价不跌价,贵到一定程度,只要赚钱便卖,无论赚多赚少都要满足,若坐等高价,十有八九要跌跟头。
注意二 、“酒香不怕巷子深”
许多人只注重生产而不注意推销,认为将一件东西做到极致自然有人慕名而来,这是被动的销售手段。只有主动拉客,扩大影响,才可多销而赢大利。
救活这样的生意好比抢救一心血管病人,不想它死就得疏通血管。渠道即血管,抢在别人前面把血运送到需求者的眼前,就是胜利。这同样是创业成功的必须过程。
注意三、 “厚利销售”
赚大钱是许多人的梦想,但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却难以梦想成真。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赚钱心太急切,小钱不想赚,大钱赚不来。
100根牙签的毛利是多少?1分钱!一根细细的吸管,利润是多少?是5毫—8毫钱。义乌有一家最大的饮用吸管生产企业,有60条生产线,公司90%以上的吸管销售世界各地,日出口吸管8吨,一年的产量占了全球吸管需求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每月利润达40万元。由此可见,留下长线是很重要的,价格合理才会有顾客,薄利多销方能赚大钱。
注意四 、只想着做老板
不懂技术的创业人死得快。做老板,先做到精通行业技术才是正途。很多成功人士,都不是一开始就做老板的。这个道理好多人都懂,但是却是很多人做不到的事,这个现象在很多回乡小本创业的人群里最多,城市打拼多年,积攒了些本金,以为自己有钱,又经历过城市的洗礼,眼光开阔,创业能够顺风顺水。可结果呢?
现在的城乡差距在哪?是眼光和思维模式,但无论在城市和乡村,拼搏意志和实干精神都是最重要的,一个吆五喝六的老板和与员工同吃同睡的老板哪个更容易成功?这个不言而喻。
注意五 、创业项目换来换去
创业是一项持久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必须做好持久作战的准备。有的人稍遇到困难,就开始怀疑项目的时机和自己的能力,于是就放弃与更换。成功者往往是持之以恒、埋头苦干的人,一个专心于目标并致力于此的人。做事有头无尾,遇到一点挫折就退缩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要赚钱就不能怕辛苦,如此则成功可期。
注意六 、想得永远要比做得多
执行力永远比战略更重要,这一条是最关键的。不少人想创业但缺乏行动,想行动但没有行动。当你想做某件事时,就应该大胆行动,甚至不一定要等各种条件成熟。要三分把握就敢去做,不是等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搞清楚才开始行动。没有行动的空想是死的,只有你的行动,才能决定你的价值。
注意七 、“墨守成规”
强手过招,靠什么取胜?靠创意。在快速变迁的时代中,突破过去的框架,掌握新的环境,面对新的课题,迎接新的挑战,才能赢得新的财富。努力开发你的创造力,围绕你的事业让思维不受拘束地展开联想。经营最可靠的是创意,一个好点子、好创意往往能使你的经营之路柳暗花明,财富属于那些具有创意而又能把新观念付诸于行动的人!
注意八、 过分追求完美
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学会做“第二名”,你可以从做“第二名”中尝到更多的甜头,从而使自己的创业在一开始就可以借“蹭车”获得利润。快是你最大的资本,当你拥有第一桶金的时候,再不断地改善。意思是说,要放弃过分追求完美,没有0.1的行动,哪有真正完美。
好了,这节就讲到这里,如果觉得我分享的课程对大家有帮助的话,大家可以加我QQ,微信 谢谢大家,祝大家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