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说:“小孩子很多时候调皮,就是为了引起大人们的注意”,既然“犯错”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而营销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那“犯错”能否成为一种可以用于商业的营销宣传行为呢?今天我就来分享分享我自己理解的“失误营销”,这种失误可能是真的失误,也可能是故意的失误。

 

错别字失误营销

 

都说适当的错别字可以吸引评论,因为人都有好为人师心理,所以有的时候发朋友圈等社交媒体的时候可以吸引评论。

 

特别是今日头条、抖音这样的平台,当别人评论指出你的错别字的时候,反而是给信息增加了显示权重,会更多的被平台算法推荐,展示量就大了。[第一次插播广告:加微信naoxibaoD加入传国玺老板社群,每隔几个小时开一次脑洞]

 

 

 

然而错别字营销做的最典型的案例是当年神州专车的案例,文案上写的是“家里十个好叔叔,也斗不过车里的一个怪蜀黎,不心存侥幸,就不会身处险境”,他把“怪叔叔”写成了“怪蜀黎”。

 

神舟专车那么大一家公司,我相信这个海报上的错别字肯定是故意的,也真因为这个错别字,神舟专车的这组海报当时超火,虽然骂声一片,但是这一仗,神舟专车火了是事实

 

很多时候品牌不怕被骂,就怕没人关注,而且我看过一份数据报告,说当有人骂的时候,产品的销量都会高于平时的销量。

 

 

 

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

 

 

 

这是我最喜欢的台湾的矿泉水品牌——多喝水的案例,是一个瓶子,上面的包装大字字全是倒转过来了的,比如上下颠倒过来的“强大”、“毅力”这些大字,放在货架上,眨眼一看就好像是印刷的时候印错的,非常引人瞩目。[第二次插播广告:关注微信:naoxibao01,回复“日记”可查阅每天更新的《高臻臻的营销日记》]

 

比正常的字冲击力强得多,然后再一细想,当在喝矿泉水的时候,头仰起来,矿泉水的瓶子倒转了过来,字恰好就变成正的了。

 

 

 

就像喝水在给人提供毅力,提供能量一样,如果你再观察仔细一点,其实上面写的不是错别字,正面看是才能二字,反过来就变成毅力、努力等字了,你可以把视频暂停,然后把手机翻转过来看看,就像变魔术一样,满满的创意设计。

 

失误道歉营销

 

我们还是先来看一个我身边的真实案例:一般情况下,对微信里的群发消息大家应该都是挺反感的,特别是很low的广告。

 

不过我之前收到了一条群发消息,没有任何的联系方式、购买方式等商业信息,反而引起了我的兴趣,虽然内容很长,但是我是还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完了,并且我还产生了一丝丝想去购买他们家产品的欲望。

 

你可以把他发的内容理解为“道歉式宣传”或者叫“失误营销”,如果他是故意这样策划的,这个道歉本身就是一个广告动作呢?那我就真觉得太厉害了,我现在就给大家读一读这条微信群发的内容:

 

 

 

 

看完这条微信以后,我立马截图发到传国玺的老板社群里,结果一些老板同学也收到过这样的群发,而他们告诉我他们也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完了。

 

这条微信群发确实厉害,道歉说对不起,那意味着你做错了事情,而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营销传播里是有这样底层心理逻辑存在的,当文案上出现“对不起”三个字的时候,是非常能够引起大家关注的。

 

 

 

 

失误版的活动营销

 

台湾全联超市是我最喜欢的品牌之一,因为他很多的营销活动都做得很酷、很有创意,就像大陆这边的杜蕾斯文案一样,他可以把错误融入促销活动中,然后还能让人会心一笑。

 

我来跟大家说说他的具体活动规则:身份证数字尾号为0、8、4、3、5、6、2、7、1、9的顾客在5月13日到14日之间,只需要10台币,相当于2人民币,就可以在实体店购买一杯美式咖啡,相当于用咖啡来给实体店引流。

 

但是不知道大家仔细听这个活动规则没有,发现什么玄机没有?其实身份证尾号从0到9都可以享受到这个活动,相当于所有人无条件、无门槛的都可以参加这个活动,只是他把数字顺序给打乱了,给人有一种很微妙的感觉,比单纯的说某月某日全场2元买咖啡好太多。

 

 

 

我平时不太喜欢朋友圈发的广告,特别是设计得很low的广告,但是有一天发现了一个很low的广告我居然把它看完了。

 

我来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广告:它是一个卖电动牙刷的广告,让你在某个APP上下单,然后就可以获得积分,这个积分可以在支付宝里当现金用,相当于消费者没花一分钱反而赚了一个价值119元的电动牙刷。

 

其实广告内容一点都不打动我,但是他在广告文案的最后加了一句这是这个系统的漏洞,bug可能随时被修复,要的赶紧。因为bug二字,极大的吸引了我的兴趣,让我有耐心把所有的广告文案都仔细又看了一遍。

 

人性是有偷窥欲或者是贪小便宜的心理的,就像听说哪个美女走光了,大部分人都是有兴趣抬头去看看的,而这类的走光新闻往往浏览量巨大也是这个原因,这则广告相当于用第三方的口吻说自己的系统有bug或者说某个商家的价格标错了,赶紧去下单才能得到这个福利。

 

 

所以,在有些时候可以把自己的促销活动包装成商家老板自己搞错价格了等等的BUG,用第三方口吻去曝光,会比直接打折降价更能够吸引大家的兴趣。

失误版的事件营销

 

用失误来做宣传的案例就更多了,比如哪位美女又走光、出轨了等等,很有可能是自编自导自演的事件,就是为了炒作自己。

 

还有什么新款的手机的设计又泄密了很有可能就是公司内部策划的新产品上市活动的预热活动,还有电影的无删减版片段提前泄密了等等,很有可能都是公司自己的宣传策略。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个失误版的失误事件营销是澳大利亚西太平洋银行之前推出了一个新的银行业务——无卡取款。

 

当你没带钱包或者银行卡的时候,只要你有手机,手机上装了他们家的app,app会给你6位数的随机密码,然后你到离你最近的ATM机,输入这个编码就可以提取现金。

 

 

 

这个业务确实也挺方便的,但是西太平洋银行用了一个很有创意办法来低成本的让这项服务大火了,就是用的失误事件营销。

 

按照常规,为了让消费者能够学会使用无卡取款业务,银行做了视频教程,但是猫腻就在这个视频里,视频里没有用打码,直接显示了教学时用的这个6位数的取款随机密码,而有人就发现这个6位数在ATM机里直接输入,可以取钱,比如20,100美金等等。

 

 

 

这个事情就在网上悄悄的传开了其实可能西太平洋银行总共可以让大家免费取的钱不多, 总共可能只有几千、几万美金,但是大量的人都跑去取钱,然后拍照、拍视频出来说自己取到了钱,就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个事情了。

 

 

 

当然我估计后面有很多人是没有取出来钱的,相当于银行把bug给修复了,但是没有关系啊。

 

大量的人都知道了西太平洋银行的无卡取款业务,目的达到了,而且相当的成功,而我估计第一个发现这个bug的人就是银行内部的自己人故意放出来的消息,真是低成本,大宣传。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已经存在着大量的“失误营销”了,只是可能大家没有引起重视或者是单独提炼出来去思考。

 

小的失误营销比如之前很火的土豪摔,比如垃圾短信上说你之前在淘宝上买东西多收了你的钱,现在要退给你,让你加微信,其实是想微信吸粉的骗子短信。

 

再比如一个微信群里不小心把自己收了100多万的银行短信通知不小心截图出来然后说“不好意思,发错了,已经撤回不了了”,来刷微信群人设的案例。

 

 

 

 

大到报纸上整版空白来做事件炒作,再到奥斯卡颁奖颁错了的案例。

 

 

 

 

很多都可能是背后策划出来的营销手段,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把自己的宣传包装成打了引号的“坏事”,可能会传播得更远,更能够吸引人的眼球。

 

 

 

 

 

 

好了,本期脑洞就开到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没有听够,欢迎点击传国玺微信公众号菜单,加入传国玺的老板社群,现在群里已经有好几千人了,无论是中国的行业大咖还是接地气的中小微创业者都在里面,我本人也将在那里每天和你一起头脑风暴各种营销案例,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