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不论你怎样对待它,它都无声无息的流逝,不同的是,不同人对待时间的不同同方式,给每一位活着的人产生了不同的印记,也决定了不同的人生。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一个人如何对待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莫名在读中学的时候,有一种对待时间的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每天当作最后一天来过”,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为这简直是至理名言。相信人生也许就是需要这样的“绝处逢生”,把每天当作最后一天来过才不会有那么多的杂念去消耗这有限的时光。

随着时间推移,接触的事情多了、人也杂了,突然觉得这曾经的经典越来越不可靠。时不时的总要问自己,如果今天真的是最后一天,我干嘛还要拼命呢?真的世界末日了,难道还会继续朝九晚五的努力奋斗吗?想象一下天崩地裂的世界,一个工人还在兢兢业业的坚守在岗位上,是不是很(动力网赚原创)滑稽可笑呢?

后来又看到一句话,人生就应该“活在当下”,不要去想那些遥不可及的,抓住现有的,做最好的自己。这种心灵鸡汤,着实“好喝”!过去的不可控,未来的不可琢磨,只有当下的可以随意雕琢,所以我坚信这就是人生的哲理。

可是时间久了,困惑又冒了出来。“把握自己,活在当下”的理念执行久了,突然感到每天的忙忙碌碌失去了指引,每天所拥有的只有眼前的世界,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做好当下的我,世界就一定会好的“梦幻社会”中。一旦幻境破灭,人就像失去了触角的蚂蚁,乱撞乱走,失去了方向的指引,在无奈困惑的“沙漠”中,等待自己生命的枯竭。

 

于是我又去寻找,我们要立足“未来”。不论现在有多么难,都要坚持努力,要有一个信念,要立足一个正确的方向,要去寻找一个靠谱的明天。只有方向正确,当下的奋斗才会有意义。仿佛汪洋之中的游轮,只有找对了东西南北,才不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我又一次坚信这才是真理。

然而,时间久了,观察到的情形也并不像“真理”预言的那样美好。大多时候,我们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未来,得到的是一堆堆的幻想,我们急于寻求一个正确的方向,生怕自己走在了另一断崖路上。于是大量的时间流逝在这寻找与迟疑之中,结果只能是荒废时光。更可怕的是,拥有这样理念的人还往往理直气壮,深陷“志向远大”的泥沼中,浑然不知自己其实就是在原地踏步,甚至是一直静止着。如果一旦被怀疑,就会非常懊恼,因为“我”没有偷懒啊,“我”只不过是在一直努力奋斗着,寻求人生的志向啊。

或许,我一直都没有对过,人生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至理名言,未来本身就是不确定的。从小时候开始的寻找之路,寻找的不过就是一个稳定的未来,不论是寻找灯塔还是活在当下,或者将今天当做最后一天,都是幻想着明天的稳定。只要作出了一个“正确”决议,明天一定是可以到达的,因为路就那么远,而我有的是力气。可是真实的世界,不是这样子。

就像上学时候学到的原子模型,一个质子在核心,电子在周围圆周运动的概念一样,我们习惯于认为世界是稳定与可控的。却不愿去承认原子的模型其实是人类故意欺骗自己而固化的概念。真实情况是,原子模型产生不久,就有人发现了它的巨大缺陷,可是人们就是不愿相信事实,因为真相往往是残酷的。

事实上,面对时间,人生本就是“量子化”的存在,一切的一切都不可控制,包括“昨天”、“今天”、“明天”。一切的事实均是行动与偶然的结合,没有什么终极正确的志向存在,存在的是“活在全部的现在,从当下出发,联结过去与未来”!

 

不用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生大道上,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面对时间之轴,和未来的“偶然”发生着碰撞,如此才会有这个多彩缤纷的世界。因此,莫名更喜欢下边这句话:

不急功近利,不消极避世,更不自欺欺人的冠名“志向远大”,仅仅是像一个“婴儿”那样,保持着对世界的未知和好奇,大胆的尝试,大胆的试错,用婴儿学习一切生活技能的“郑重”与“执着”向着人生的尽头迈去,向着未来时间上的一切不可预知迈去。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