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二次元文化发展是越来越有劲头,由二次元文化发展而来的二次元粉丝经济也是越来越大,但是二次元粉丝经济带来机遇还是挑战?
一、机遇
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的二次元核心用户超过 8000 万,二次元群体总数超过 3 亿, 庞大的粉丝基数带来的经济效应不容小觑。据估测,二次元文化的直接经济效益已经超过 2000 亿元。
大家应该知道前段时间优衣库联合全日本发行量最高的的漫画杂志《周刊少年 Jump》在其创刊 50 周年之际推出优衣库 x 周刊少年 JUMP 合作款 T 恤。该系列 T 恤刚一面市,就遭到了粉丝的疯狂抢购。几个小时内淘宝官方店热门款一扫而光,实体店热门爆款也纷纷断货,就连购物袋都被人挂上了闲鱼售卖。可见二次元粉丝强大的购买力。
二次元粉丝购买力之强大,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了,B 站 2017 年 GSC 的 2233 娘手办是限量 5000 套,前两天看某个导购站上说已经卖出去了 3000 套,不得不感叹真爱粉的购买力是强悍。
二、挑战
二次元经济带来的直接效益确实是惊人,但是随着二次元与三次元日渐融合的今天,新老用户之间很有可能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
二次元人群一般具有:高度排他性、强付费性以及渴望三次元群体的理解的这三个特征。在这其中,排他性最为重要的一个维度在于二次元人群对三次元人群的排他。建立在相互高度认同之上的二次元人群,在认同的过程中已然形成了一个圈子,圈子外的人由于没有接触过圈内人所崇尚的动画、漫画等载体,自然与其有着较宽的认知沟壑。
简单来说就是二次元人群事实上是一个很爱憎分明的群体,喜欢的就会非常热衷,不喜欢的就会群起而攻之。
由此看出,二次元人群对于圈子的“纯粹性”有着较高的追求,并且这种追求的强度远比一般电视剧、电影的粉丝高上很多。这也可以解释,当 B 站的用户越来越多,原本的核心二次元用户却大多产生不快甚至抵制的情绪。
另外,现在很多商业项目因为被贴上“二次元”的标签就被过高估值,而事实上,商业上所谓的二次元经济并没有比想象中“独特”太多,它依旧遵从泛娱乐产业最基本的行业准则和评价、估值模型。
其实二次元算得上是一个标签,很大程度上是被炒起来的一个概念,并没有实质意义,不过,即便没有了二次元标签的加成,二次元范畴内的不少项目由于直接面向年轻人,并在文化层面多多少少覆盖到了这部分人群的某些需求上,依旧具备较大的想象力。
三、挑战和机遇同在
中国是一个大市场,人口红利以及对大量平价内容的刚需,都是二次元粉丝经济能够继续发展的市场基础,无论是政府政策、资本都赋予了国漫强而有力的生存条件。于二次元产业链而言,联合更多合作商,打通产业链,是二次元的纵向新机遇;对广阔的市场而言,打破行业壁垒、跨界经营、跨界联合,则是二次元的横向机遇。总而言之,二次元大有可为。
但是在宏大的机遇面前,对二次元的内容核心以及经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次元经济挑战与机遇并存。